本站訊?春華秋實,歲稔年豐。
在廣袤的中華大地上,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聯通四大流域,初步構建了國家水網的主骨架和大動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南水北調工程事關戰略全局、事關長遠發展,事關人民福祉。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成立四年來,深入踐行讓中國人喝好水用好水的使命追求,東中線一期工程調水超753億立方米,惠及沿線7省市40多座大中城市,受益人口從集團成立之初的1.4億人增加到1.85億人。
中國南水北調集團始終把維護南水北調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質安全作為重中之重,牢固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全面構建安全體系,大力提升本質安全水平,不斷強化國家水資源支撐和水安全戰略保障能力。
聚焦精細化管理,確保工程安全
9月20日,中國南水北調集團中線公司安全監測中心和不停水檢修專業技術團隊組建成立,加快打造發展調水行業新質生產力重要陣地,這是中國南水北調集團全面落實中央巡視整改要求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關于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等有關部署的重要行動。
集團公司成立以來,全面加強已建工程運行管理,堅決扛牢主體責任,狠抓安全監管、運行維護、應急管理,全面落實南水北調工程河湖長制協作機制,采取工程、技術、管理等多種手段,筑牢“三個安全”防線。中線公司不斷提高標準化、規范化管理水平,提升安全監測工作的精細化水平和工作質量。“安全監測中心的成立不僅能提高安全監測數據處理、資料分析和綜合研判的處理能力,還能更好地應對地下水、區域地形和引江補漢工程通水后輸水過程和輸水工況等中線工程內外部邊界條件變化,滿足日益增長的工程運行狀態監控需求。”中線公司安全監測中心主任雷宇說。
東線公司著力推進北延工程運行管理標準化建設,對標調水工程標準化達標創建要求,不斷健全工程運行管理制度、設備操作手冊、各項臺賬及預案方案,進一步提升人員運管能力和運行管理精細化水平,確保工程安全。
暴雨洪水的有效防御和應對,始終是水利工程的重點工作,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集團公司成立以來,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汛救災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南水北調“三個安全”主體責任,不斷加強防汛搶險能力建設,強化工程管理和巡查防守,堅持依法防汛、科學防汛、系統防汛、主動防汛,持續排查和掌握風險源,全天候掌握工程安全動態。同時,細化落實隊伍、物料、裝備等應急搶險資源,科學安排防守備勤力量,確保隱患險情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堅決做到搶早、搶小、搶住,全面構建抵御暴雨洪水災害防線,有效應對了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鄭州“7·20”暴雨等極端災害考驗,確保工程安全平穩運行。
確保冰期輸水安全,是保障工程安全和京津冀用水安全的重要內容。集團公司成立以來,強化冰期輸水責任體系,按歷史低溫極值等最不利情況,提前預置應急措施,防患于未然。制定冰期輸水方案,明確渡槽、倒虹吸等冰期運行重點部位,全面分析冰塞、冰壩、建筑物凍脹破壞、金結閘門凍結等風險,做好攔冰、融冰、擾冰裝備檢查和部署,落實應急搶險隊伍和物資裝備,實時掌握沿線低溫、寒潮、冰凍災害等氣象預警信息,做好會商、預警和響應,加強值班值守和冰情巡查,及時發現險情,第一時間上報和處置。
正在施工建設中的南水北調后續工程引江補漢工程高度重視“安全工程”建設,全面落實安全生產風險“六項機制”建設,大力推進“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能化無人”,隧洞施工采用全洞段覆蓋超前物探、超前鉆探、大機械配套作業方式,開展洞內逃生、防滑墩、有毒有害氣體檢測設施專項檢查,持續強化風險防控,不斷提高“四預”能力,全力提升本質安全水平,目前出口段主隧洞進尺2.7公里,20條支洞累計掘進13.2公里。
聚焦智慧化調度,確保供水安全
數字孿生南水北調建設是確保工程“三個安全”現實需要、本質要求和必由之路。集團公司成立以來,大力推進數字孿生南水北調建設,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數字孿生南水北調中線1.0成功入選數字孿生水利建設十大樣板,數字孿生東線北延工程建成投運,切實提升了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調度運行的智慧化水平。
目前,數字孿生南水北調中線正在實現由1.0升級迭代為2.0。數字孿生南水北調中線2.0將圍繞“安全監管、智能調度、水質保護、智能運維”四個核心業務領域,增加新型監測手段,補充構建新增建設范圍BIM模型及精細化三維場景,深化AI、大數據、北斗等新技術集成應用,進一步增強典型渠段水質四預能力,初步形成典型站點智慧運維能力。
如何保障規模宏大、輸水過程狀況復雜、控制節點多、技術要求高且渠道調蓄能力有限的總干渠運行安全是運行管理工作必須解答的課題之一。中國南水北調集團研究建立了供水計劃生成模型、冰期輸水調度模型、總干渠水力學模型,并充分應用到工程調度運行中,為調度應急預案提供了技術支撐。開發應用的中線工程自動化調度系統包括自動化調度閘控系統、自動化調度視頻監控系統、安全監測自動化系統、水質監測系統、中線天氣App、中線水量調度系統等6個子系統,相互關聯、相互支撐,確保了中線總干渠的供水安全。
在做好年度供水工作的基礎上,中國南水北調集團與水源、沿線各省市密切協作,統籌日常供水和生態補水,兼顧輸水調度和防汛抗洪。在主汛期前,充分開展洪水資源化利用,助力修復華北地區河湖生態環境。進入主汛期后,實時優化調度,動態調整上下游之間補水流量,根據河流行洪情況錯峰調度,盡最大能力向北方加大供水。
聚焦協同化機制,確保水質安全
南水北調,關鍵在水質。集團公司成立以來,南水北調工程水質持續穩定達標,東線水質穩定保持在Ⅲ類標準及以上,中線工程水質穩定在Ⅱ類標準及以上,為沿線地區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水資源支撐和保障。
管理能力上,中國南水北調集團穩步推進水質監測、水質保護、風險防控等水質保障工作,通過“四不兩直”方式開展水質安全生產專項檢查,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問題。與沿線地方相關部門建立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機制,推進保護區內污染源整治整改行動。中線公司與中線水源公司建立“月會商、年會商、專題會商”機制,與四省(直轄市)水行政主管部門建立水質信息共享機制。
科技創新能力上,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深度參與“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項目和集團重大科研項目,研發多元生物預警設備,開展渠首、北京水質監測實驗室認證等工作,不斷提升輸水水質保障水平。中線公司建設完成了中線總干渠水質預警預報業務化管理平臺,具備數據展示、實時監測、預警預報、應急處置、數據共享、風險防控等功能。
風險應對能力上,中國南水北調集團在全線開展水污染應急事件演練,與地方政府部門之間加強緊密聯系,提升應急處置安全防范水平,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中線公司組織完善現有自動監測站網布設,補充京津冀地區人工監測斷面,擴展水質監測參數,增設2個水質微型自動監測站,補齊全線總磷、總氮、葉綠素水質自動監測設備。建設著生藻類物理防控措施,構筑“三道防線”,與沿線配套工程、地方水廠的加大溝通聯系,從“各自為戰”轉為“協同作戰”。
維護南水北調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質安全,責任重大,使命在肩。中國南水北調集團立足“調水供水行業龍頭企業、國家水網建設領軍企業、水安全保障骨干企業”的戰略定位,不斷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以事事有底的行動力,持續提高本質安全水平,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南水北調貢獻。